蘇繡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,是華夏文明中一顆璀璨的明珠。蘇繡發(fā)源于古老的蘇州吳縣一帶,已有上千年的時間,蘇繡在明清時期發(fā)展迅速,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清代乾隆時期“白綾繡五彩玉堂富貴圖”。此圖以白色綾為底襯,在白色綾底襯上,以藍、綠、紅、白、黃、黑為主色調(diào),19種彩色絨線及捻金線為繡線,運用2-3配色發(fā),采取正戧針、齊針、刻鱗針、松針、雞毛針、散套針、平針等針藝技巧,繡制寓意“玉堂富貴”、“靈仙祝壽”之意的牡丹、玉蘭、海棠、太湖石、靈芝、春燕紋飾。此圖由于采用正戧針繡牡丹的葉、花及玉蘭、海棠花、用雞毛針繡海棠葉,用齊針繡牡丹、玉蘭、海棠的枝干,使花紋姿態(tài)優(yōu)美,形象生動,栩栩如生,生機盎然,富有極強的立體感和裝飾效果
清代光緒“紅緞繡五彩花籃紋桌帷料”。此桌帷以紅色緞為面料,在紅色緞面料上,以綠、藍、白、紅、黃為主色調(diào),18種彩色絨線及捻金線為繡線,運用2-5潤色法,采用齊針、散套針、正戧針、打籽針、松針、雞毛針、緝線、網(wǎng)繡、滾針、平金、刻鱗等針法,繡制寓意“連富貴三多”之意的蘭花、牡丹、梅花、石榴、葡萄等花卉紋,均插在花籃里,在花籃的穗上系有蝙蝠、壽桃,組成花籃式團形圖案。此桌帷尤其是用網(wǎng)格技巧繡花籃,用滾針繡花籃的穗,用正戧針繡葡萄、牡丹花瓣等,使花紋形態(tài)生動而逼真,活潑而具有生氣。 |